日前,年过八旬的我校老教授协会会员杨清源教授(曾任原民族部主任),在给校领导和学校关工委、校老教授协会的工作汇报中这样写道:2011年为27所学校作报告,是退休21年来作报告最多的一年。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这是我用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的90华诞献礼。
甘晖书记看了“工作汇报”后深受感动,他在给杨清源老师的回信中说:“杨老,读了您的‘工作汇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作为一位有55年党龄的老党员,您的赤子之心,您的革命热情,您的创新精神,不仅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使我感动、激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的重要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前瞻性工作,需要我们重视,需要我们投入心力。您的工作取得的成效,也为我们搞好这一工作提供了范例和经验。祝工作有新进展!衷心祝愿身体安康!”
杨清源教授是一位有5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1990年从我校退休之前任民族预科部主任,主要从事中国革命史、党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退休后始终不忘关心和爱护下一代,坚持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他说:“退休之前我就想好退休后要做什么了,我是陕西师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老教授协会的成员,又当了几十年老师,就想继续用我的经历和知识教育下一代,我有责任有义务把革命传统传下去。”
抱着这样的想法,杨老师一退休就忙碌起来,常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学校图书馆,查阅有关的革命历史资料,他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大半年时间,整理撰写出“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不要忘记革命先烈”、“井冈烽火”、“伟大的长征”、“八年抗战”和“抗美援朝”六个专题的讲稿,供学校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选择。另一个是到西安的中小学校和驻地部队,为学生和官兵宣讲革命历史,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及关于“雪灾无情,人间有爱”和“抗震救灾精神永存”的报告。杨老师在报告中总是声情、图文并茂,并自制教具,充分运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直观形象化教学方法,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同学们都听得入神。
杨清源老师在任何学校作报告,一直坚守着自定的“四个不要”原则:不要课时费、不要纪念品、不要请吃饭、不要雇车接送。他70岁以前,都是骑着自行车去作报告,现在年事已高,有的学校有车把他接送一下,没有车他便搭乘公交车前去。有时去一所距离较远的学校还要倒车。为了按时到校,他总是提前出发,有的学校路远难找,他会提前一天去“侦察”好,从未迟到过。杨清源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言教首先必须身教,自己都做不到,怎能教育他人。”“革命先烈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连身家性命都不要了,作为一个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给孩子们讲讲课、做做报告又算个啥?”
在退休的22年间,杨清源老师不顾年事已高,凭着执着的精神,先后义务为104所学校作了152场次报告,直接听众达 41000余人。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两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多次被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杨清源老师把叶剑英元帅的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希望自己的黄昏之光能在青少年身上多留一些,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自己的报告来了解革命历史,铭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