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田梦
摘要:教师身份认同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总结近十年有关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基础上,从身份认同内涵、理论研究、身份认同危机的角度进行整理与分析。西方学者对“身份认同”有着多重含义的理解,理论以身份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为主。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也主要以西方学者研究成果为基础。学者研究表明,我国教师面临身份认同危机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 促使教师主动建构自己的专业身份认同。
关键词:教师身份 身份认同 认同危机
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滥以及维护国家主权、民族融合等政策的影响,学术界掀起了对“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的热潮。“身份认同”问题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中均有所涉猎,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围绕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性别认同等问题,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当代西方知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费瑟尔斯通(Mike Festherstone)这样认为:“身份认同在当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也使人迷惑不解。它可以被用于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1]。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推行信息化、数字化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身份认同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教师队伍建设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失败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了更好的了解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的现状和趋势,本文对我国近十年教师身份认同相关概念、理论、认同危机三方面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
1教师身份认同概念研究
目前,身份认同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研究者对这一概念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从不同视角和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1从“身份”与“角色”二者关系角度出发
一些学者在讨论“身份”与“角色”具有交叉意义但又不尽相同的关系基础上,对“身份认同”的概念予以界定。钱超英运用西方早期社会学的“社会认同理论”(也有人将之称为“角色理论”)和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Jonathan H. Torner)的“自我概念和角色”研究,认为只有当人意识到并表达出一致性的时候,他的“身份”才能获得完整的“证明”[2]。李茂森认为,教师的角色规定,就是让教师寻求到一个可以归属的社会自我,并以社会自我完全遮蔽个体自我,成为真实的“伪自我”。教师的身份认同,就是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也就是社会自我与个体自我的有机结合体[3]。教师身份认同既包含他者对教师的期望,也包含教师对自身的反省和期许,强调教师个体的主动性,更注重教师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具有更高价值观的追求和建构。一些学者则把“身份认同”视为是与“角色”相对立的概念。张桂从“身份”与“角色”的不同点出发,认为角色是教师在具体组织与行动之中的人格面具,而身份则是对自我归属的一种标记,因为某一类共同的特性而归属于某个群体,所以它指向教师的本质标记[4]。另外,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拥有教师身份时,对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规范就会形成一种认可,即从属感和归属感。在这一层面上,尹弘飚认为身份认同具备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自我追寻的部分;其二,社会规范的部分[5]。教师身份认同来自自身追求和社会规范的双重制约。迈耶(Mayer)认为,教师角色与教师身份认同截然不同,教师角色要求教师履行作为一位教师所应具备的职责功能,它关注的是教师的“知”和“做”;而教师身份认同则更为个人化,它表明一个教师怎样确定和感知作为教师的自己,关注的是教师的期望和价值观。
1.2从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出发
“Identity”通常被译为“身份”、“身份认同”。“身份”只是客观反映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而“身份认同”才决定人们采用何种方式来理解和改变世界[6]。郑丹丹认为,“Identity”本身是对人或事物本体、本身的认识,是一种事实判断。它强调平等和个人权利,不同团体身份,附带着不同的权利与义务。因此,“Identity”一词被译为身份时,需要注意摒除中文语境中的身份等级性意识,而加强其平等和个人权力的意味。“Identity”在教育研究领域译作身份认同,既摒除了身份的等级性,又重视了教师的主体性意识。教师的身份认同包含了教师的社会自我和个体自我的认同[7]。依据“Identity”一词释义的基本含义为“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有的同一的性质或者状态;绝对或本质的同一”,以及“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刻一个人或事物的同一性;一个人或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其他的状态或事实”[8]。李茂森认为,“身份认同”概念既强调“个体的差异”,又强调“群体的同一”,它强调社会自我与个体自我的有机整合[9]。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身份”和“差异”二词的相对和相关关系讨论。例如,钱超英认为 “身份”一旦被“认同”于某种属性,则其他属性的差异便被确认。人据此就他自身和一定社会群体的关系实施界定[2]。总体上,教师“身份认同”被认为是教师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有机结合。
2教师身份认同相关理论研究
关于“身份认同”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两个:美国社会学的“身份认同理论”和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国内关于教师教育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以“身份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为理论基础。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学者运用其他理论对教师身份认同问题进行研究。
2.1身份认同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基于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自我理论、埃里克森(E.H.Erikson)自我认同的理论研究、米德(Mead)的符号交互作用理论,由美国学者斯崔克(Stryker)创立。身份认同理论主张,身份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中建构的,个体按照特定的情境规范自身的言行。基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特点,个体的身份也会是多重、复杂、非单一的。洪莹认为,角色认同的多维性,取决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个角色丛。反过来,这些角色认同会对每一个角色所包含的一系列相关涵义和对自我的期待产生影响[10]。闫国疆在对身份认同理论的研究中认为,强调社会结构与个体间的关系,以及身份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是身份认同理论的特点[11]。教师身份依据教学经验、学校环境、教学评价、个人技能、社会交往等因素不断变化,同时教师身份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教师本身,使教师进行自我定位。
2.2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兴起,由泰弗尔(H.Tajfel)提出。社会认同理论主张个体身份的确立是建立在对社会群体的评价基础之上的,进而在个体思维意识里,将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个体的社会群体成员身份和群体类别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主张人们努力地获得和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从而提升自尊。这种积极的认同很大程度上来自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比较[12]。个体的言行与内群体成员的特征趋于一致,以此区别与外群体成员的身份差异。正如泰弗尔(H.Tajfel)所定义的,社会认同就是“个体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来自于对其隶属群体成员身份的认知,而且这种群体成员身份具有价值上和情感上的重要性”。个体的身份就在这一过程建构起来。社会群体身份的区分可以帮助内群体成员个体获得高自尊,同时可以造成偏见、敌意和冲突[13]。闫国疆认为,强调个体的能动性和社会情境的要求以及个体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认同理论的特点[11]。
美国的认同理论更为关注的是个体以及个体的角色行为,而欧洲的社会认同理论更为关注认知和行为的社会和文化决定因素,或者说更关注的是群体层面上的群体进程和群际间关系,是在群体因素的基础上来研究群际关系、社会认同和社会影响[14]。
2.3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很多学者的身份认同研究是建立在其他相关理论基础上的。在分析教师身份影响因素和构建途径时,不少学者依据社会文化理论来开展研究。研究反映出,教师身份认同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特定文化和政治共同参与构建的结果[15]。寻阳在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中认为,在后结构主义理论影响下,人们认为教师身份认同通过语言和话语而构建[16]。摩根(Morgan)采用意象文本理论通过分析学生的“意象文本”探讨了师生间的权力关系,印证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多元变化和矛盾协商的本质。
3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对策研究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以及数字化教学时代的到来,教师教育观念也在随之改变着。然而,这一改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教师对自我认识“混乱”的现象。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与教师原有价值观相矛盾,使教师难以在职业发展中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导致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生。我国学者对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危机现状、成因及相关对策。
3.1我国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现状研究
在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中,身份认同危机越来越多的被学者们重视,同时也成为该领域研究中炙手可热的话题。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教师存在着身份认同危机。阎光才教授认为,与以往相比,如果说此前教师身份地位也曾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危机,但它大都不过反映了教师在“教书匠”意义上经济境遇的尴尬而已。然而,这一次,危机却直接撼动了中国教师传统地位的根基——人们对教师所应具备的文化身份的怀疑[17]。从学者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已不是小范围的个别现象。就师范生教师而言,在选择师范院校时,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了幻想和期待。他们基于那些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好老师”的回忆,确立了自己的教师梦想。但是,在进入学校之后,则会出现无力感、归属感消解、方向感模糊的现象。对于师范生来说,其身份认同的形成是“认同—认同危机—新的认同—新的认同危机—···”的螺旋发展过程[18]。部分教师群体还存在身份“边缘化”问题。刘昕在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研究中认为,大学英语教师也被称为公共英语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性质是基础必修课,教授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相对于专业英语教师而言,是被边缘化了的一群人。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相比其他应用类学科的任课教师,更存在着“不被重视”、“被边缘化”、“成就感不强”等问题,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失去了认同感,工作积极性不高,继而对英语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19]。因此,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面临严重危机。
3.2我国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成因研究
在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总会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产生“我是谁”的困惑,教师亦是如此。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其成因是多重、复杂的。
首先,追溯历史根源分析。容中逵认为,我国传统的乡村教师,在新式学堂产生之前,其主体是塾师,塾师通常被称为“先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先生”这一称谓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在传统儒家伦理的教化与熏陶下,人们不仅将“先生”看作是自己子女智识的启蒙者与传授者,更将其视为道之代表、礼之化身、德之典范。但是,在现代化社会里,人们不仅不再将“教师”视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且广大乡民也认为现今的“老师”不再具备此前“先生”那般受人尊敬[20]。其次,应当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在我国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身份由从前的单一、简单的传授者走向多元、复杂的引导者。林智中认为,课程改革使教师专业身份走向不确定,教师专业身份发生了改变[21]。张军凤认为,社会对教师的标杆太高,给教师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教师倍感心有余而力不足。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进一步转化为教育体制的行政话语,来自各方的指责,因而也逐渐使教师失去专业自主的能力,不能形成清晰的专业理念,对教师工作感到不同程度的困惑甚至失望,表现无奈、沉默, 或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甚至彻底拒绝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选择改行[22]。张桂在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研究中表示教师权利、义务的错位导致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强制的角色规范会产生身份认同的危机问题,但是这还仅仅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权利与义务的错位。教师本真的义务,受到了曲解、误解、抛弃,而代之以扭曲的义务,而本真的权利要么被压制,要么以一种扭曲的错误方式呈现出来[4]。最后,我国教师总体薪资待遇还比较低,教师待遇与付出的精力难以成正比,使教师产生“不被重视”、“成就感不强”的想法,逐渐失去教师认同感。因此,教师这一职业在发展中一方面面临着社会舆论、社会评价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本身又承担着相当的职业压力。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教师消极情绪的出现,产生“我究竟是谁”、“我为什么要当一名教师”的疑问。长期以往,出现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3.3我国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对策研究
从客观角度分析,应对教师身份认同危机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阎光才认为应该首先从制度上为教师“正名”,为“专业化”的教师赋予名副其实的实质性待遇才是多少能够维持中国传统教师的名份和身份之本[17]。李先军认为,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尊重教师利益。学校管理者在行动中应考虑如何将教师的自我利益选择与正当性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使个人利益和社会价值得到整合。教师的自身利益能否得到认可与保障成为教师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的内在动力机制[23]。还有学者认为应当抓教育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24]。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社会各界对教师事业的关注,使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教师”这一职业。
应对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最主要的是从教师本身着手,使教师从意识层面达到职业认同。教师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正确对待“教师身份”,教师应当拥有独立的人格,减少社会舆论压力。王彦明认为教师作为支配阶层意识形态的接受者和解释者必定受其制约,但如果教师不能对此有清晰的认识,而成为一种工具,不仅失却了教育的本真,而且也丧失了自己的人格[25]。另外,卢乃桂等人在学校组织变革中提到应当提升教师对组织的认同感。当一群人认为依据共同的想法和信念将团体组织在一起,并因此提高事情完成的机会时,“组织”便开始形成;而当组织成员意识到自己或者团体是组织的一部分时,“自我的认同”也应运而生。教师个体因对组织认同的目的不一样而在认同程度上表现出差异,而学校组织也因自身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策略来吸引教师。当然,真正的认同只能来源于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成就感,也即人内心深处最看重的终极价值追求,这也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里最高层次的需要。只有在变革实践中,充分考虑到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待遇、情感和事业等不同层面的努力,才能培养和提升更多教师对组织变革的认同感[26]。
4对策分析
通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可以看到,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虽然已经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但是想取得成熟的研究成果还需要学者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克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开展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的研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扩大研究对象范围。从教师层次划分来看,我国对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多以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师范生教书、大学外语教师居多。我国中小学教师是我国教育者的中坚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师面临着升学压力,社会关注度也相对较高,近几年关于中小学教师的负面新闻更是层出不穷,使中小学教师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中小学教师的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矛盾日益凸显,值得学者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随着国家、社会、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师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然而,我国目前对幼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寥若星辰,因此,学者将目光转向幼儿教师将会有新的进展。从学科划分来看,研究对象以英语、语文等语言类教师居多,可以说产生了如数学、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学类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漏洞。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我国教师分布的复杂性、多样性特点。
其次,拓宽研究视角。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研究问题多指向职前、在职教师,忽视退休教师。退休教师在教学及管理上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在教学观念上有独到的见解,在身份认同问题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学者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群体资源,提出更深刻的研究问题。进行古今对比研究,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审视,正确认识我国教师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积累经验、寻求启示。教师专业发展是建立在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基础上的,对古代教师文化的发展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探寻教师身份认同问题存在的根源。教师身份认同是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注重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应当与国际接轨。对比国外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及原因等问题,发现我们研究不足之处,借鉴先进的研究方法,为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拓宽新思路。
最后,丰富研究方法。重视参与式调查方法,深入教师生活中,深入调查各类学校中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状况开展归因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消解方法,全面分析教师个人经历、教学技能、教师信念和态度、社会资本、语言水平、学科知识、个人实践性知识等在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构建中的作用[16]。此外,我们还应当认识到教师身份认同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研究者应当深入被研究教师的工作环境,开展田野调查。同时,加大实证调研力度,重视量化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教师身份认同发展趋势、群体间差异,进而提出与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发展更具契合度的建议。
积极的教师身份认同有助于教师责任感、成就感、主动性、创造性的提升,消极的教师身份认同制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使教师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建设。教师身份认同问题值得引起我国研究者的重视,多角度、多层面开展研究。本文从身份认同的内涵、理论取向、身份危机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Joseph E. Davis.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M].Transactions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 2000:53.
[2] 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89-94.
[3] 李茂森.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8(7):34-37.
[4] 张桂.教师身份认同的实质、危机与建构策略[J].丽水学院学报,2014(3):92-97.
[5] 尹弘飚,操太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35-40.
[6] Brown T., McNamara O. Becoming a Mathematics Teachers: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s[M].New York: Springer,2011.
[7] 郑丹丹.教师身份认同探源与理性认识[J].现代教育论丛,2011(5):62-65+37.
[8] James A.H. Murray, Henry Bradley, W.A. Craigie and C.T. Onions,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Vol. V Ⅱ,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9:620.
[9] 李茂森.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6-90.
[10] 洪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身份认同[D].[出版地不详]: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官网,2012.
[11] 闫国疆.问题与反思:近30年中国身份认同研究析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0-38.
[12]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1):21-27.
[13] 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46-53+187.
[14] 聂文娟.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4):83-95.
[15] Ilieva R.,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negotiations of program discourses in their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within a TESOL program[J].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10,66(3):343-369.
[16] 寻阳,郑新民.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14(1):118-126+147.
[17] 阎光才.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17.
[18] 林一钢,冯虹.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原因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1(8):34-38.
[19] 刘昕,赵志勇,寇培宇.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6):52-54.
[20] 容中逵.他者规训异化与自我迷失下的乡村教师——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J].教育学报,2009(5):83-88.
[21] 张爽,林智中.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身份的危机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41-44.
[22] 张军凤.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J].教育发展研究,2007(7):39-41+46.
[23] 李先军.农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化解[J].中国教师,2013(21):48-50.
[24] 何善亮,许雪梅.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J].教育科学研究,2003(1):51-55.
[25] 王彦明.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原因、诉求[J].教育导刊,2011(3):8-11.
[26] 操太圣,卢乃桂.论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认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43-48.